1.党群工作风清气正
l 组织参观沈铁党建教育基地、彰武治沙基地及抗美援朝纪念馆专题学习3次;
l 组织学院教师赴丹东地质学院交流、葫芦岛素质提升培训各1次;
l 完成教工与学生党支部调整及换届工作;
l 教师大合唱比赛荣获校二等奖。
2. 师资建设成效丰硕
l 引进优秀青年教师7人,其中青年博士2人,专职实验教师3人,组织员和辅导员2人;
l 新增晋升教授1人,副教授1人;
l 获批工大最美教师称号1人。
3.本科教学春风化雨
l 辽宁省评选一流本科环境工程专业建设顺利通过验收;
l 出版“十四五规划教材”4部,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立合作;
l 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,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项;
l 首次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活动,关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;
l 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认证培训、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突破20人次。
4.科学研究日新月异
l 获批内蒙古自治区“揭榜挂帅”2000万元重大项目1项;
l 获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;
l 主编专著3部;编写矿井水处理、矿山生态修复等团体标准4项;
l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;
l 新增科研经费超600万元。
5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
l 2024年学位论文国家、省校抽检通过率均达100%;
l 完成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工作;
l 编制完成2024版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;
l 首次组织10名研究生到韩国大田大学开展国际交流;
l 获得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5人。
6. 学科建设工作厚积薄发
l 获批资源与环境工程专博点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硕士点;
l 完成了1400万元+745万2项学科经费申请工作;
l 学院受邀入选CSCD期刊《矿山研究与开发》常务理事单位;
l 全球ESI前1%学科影响力指数达0.67,目前全校第一。
7.学生管理工作卓越有方
l 202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%,研究生报考率达到60%,考取率31%,访企拓岗14家;
l 新增优良学风班2个、优良学风标兵班1个、太阳石奖学金1人;
l 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奖励1项、省部级26 项,市校级32项;
l 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——寝室“1-2-1”安全管理法,安全文明寝室达标率100%;
l 奖助学金发放、评奖评优、先进班集体评选、发放贷款的学生满意率、安全文明寝室达标率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率均达100%。
l 学院团委获得校五四红旗团委、新增校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 ;
l 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院级队伍28支。
8.学术交流工作提质增效
l 联合主办2024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国际会议;
l 联合主办第一届矿业青年科学家论坛;
l 联合承办第四届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;
l 协办2024年国际低碳健康人工环境创新发展论坛;
l 邀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荣誉教授Chugh博士、中国农业科学院顾金刚等知名学者来院交流5场;师生累计参加会议300人次。